儿童穴位扎针的正确科普,避免错误操作217


导语:近日,网上流传一段视频,显示一名婆婆给孩子扎针。此事引发热议,不少人质疑婆婆的针灸手法是否正确。其实,儿童穴位扎针是一种辅助调理方式,但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,否则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。本文将为您科普儿童穴位扎针的正确知识,避免错误操作。

一、什么是儿童穴位扎针

儿童穴位扎针,又称小儿推拿扎针,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。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。穴位扎针对于小儿常见病,如发烧、咳嗽、腹泻、厌食等,具有较好的辅助疗效。

二、儿童穴位扎针的适应症

儿童穴位扎针的适应症包括:1. 发热: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,穴位扎针可以帮助退烧。
2. 咳嗽: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,穴位扎针可以帮助止咳。
3. 腹泻: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,穴位扎针可以帮助止泻。
4. 厌食:厌食是儿童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,穴位扎针可以帮助开胃。
5. 夜啼:夜啼是儿童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,穴位扎针可以帮助安神。

三、儿童穴位扎针的禁忌症

并非所有儿童都适合进行穴位扎针,以下情况应禁忌:1. 发烧超过38.5℃:发烧过高时,应及时就医,不可进行穴位扎针。
2. 严重肺炎:严重肺炎时,应立即就医,不可进行穴位扎针。
3. 血小板减少症:血小板减少症时,容易出血,不可进行穴位扎针。
4. 皮肤破溃:皮肤破溃处不可进行穴位扎针。

四、儿童穴位扎针的操作方法

儿童穴位扎针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,以下为操作流程:1. 取穴: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穴位。
2. 消毒:使用75%的酒精棉球对穴位进行消毒。
3. 施针:选择合适的针具,轻轻刺入穴位。
4. 留针:根据病情留针一定时间,一般为5-10分钟。
5. 拔针:轻轻拔出针具,用消毒棉球压迫穴位。

五、儿童穴位扎针的注意事项

进行儿童穴位扎针时,应注意以下事项:1. 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,避免误伤。
2. 针具必须经过消毒,防止感染。
3. 选穴准确,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。
4. 刺激力度适中,避免过重或过轻。
5. 留针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为5-10分钟。
6. 术后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。

六、结语

儿童穴位扎针是一种辅助调理方式,但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,才能保证安全有效。家长在带孩子进行穴位扎针时,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避免错误操作。同时,儿童穴位扎针也有禁忌症,应根据病情谨慎选择。

2024-12-20


上一篇:小胖妹教育孩子视频:育儿误区揭秘

下一篇:掌握亲子沟通原则,建立和谐家庭氛围